以前,秸秆、畜禽粪便等,堆在哪里都影响美观,焚烧又污染环境。现如今,这些曾经的“垃圾”重新有了用武之地。完 善的生态循环系统给大兴区百姓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等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 为基本特征,符合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满足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的现代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循 环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关键是改变传统农业的单程线性结构,延伸下游产业链,使其变废为宝。因此,大兴 区重点抓住种植业农作物下脚料和养殖业畜禽粪便两个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初步形成了符合本区实际的循环农业模式。
“在我们村,农业生产没有废物,全都可以循环利用起来,既节约能源,又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还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 担”。这里就是“中国第一生态村”留民营。早在 1982 年,该村 168 户就家家都建了一个 8 立方米的沼气池,形成了一个个“家 庭生态小循环系统”。1992 年和 1998 年,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村里又分别建起了一个 100 立方米的高温沼气发酵池和一个 200 立方米的中温沼气发酵池替代家庭沼气池,每年可产沼气 30 万立方米,一年四季为全村农户及集体单位食堂提供清洁能源。完 善的生态循环系统给留民营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韩洁)财政部、农业部5日在北京联合宣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 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推动草原生态加快恢 复和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促进牧民持续增收。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北京举行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动员布置会上说,从2011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 排专项资金,用于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民生产性补贴和绩效考核奖励等方面,支持上述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及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草原生态保护方面安排资金规模最大、覆 盖面最广、补贴内容最多的一项政策。 根据部署,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36亿元,按照每年每亩6元的测算标准对禁牧牧民给予禁牧补助;按照 每年每亩1.5元的测算标准对未超载的牧民给予草畜平衡奖励;按照每年每亩10元的标准给予牧草良种补贴;按照每年每 户500元的标准对牧民生产用柴油、饲草料等生产资料给予补贴;进一步扩大畜牧良种补贴政策覆盖范围;对工作突出、成 效显著的省份给予绩效考核奖励。 谢旭人表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有利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fun88乐天堂,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有利于推动牧区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牧区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确保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将会同农业部尽快制定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补助奖励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会上指出,我国是世界上第二草原大国,由于气候变化、过度利用和人为破坏影响,目前全国90% 的可利用草原不同程度退化,草原生态总体上呈“点上好转、面上退化,局部改善fun88乐天堂、总体恶化”的趋势,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 刻不容缓,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要进一步细化措施,坚决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落到实 处。 韩长赋要求,各级农牧部门要以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为契机,推进全面提高草原保护与建设水平。要坚定不移 地推进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落实,将每一块可利用草原都承包到户,明确承包者对草原的经营权利和保护义务;要按照相关 法律规定依法开展草原登记,规范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全面落实草原基本保护制度,依法推进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和基本草原 保护。 此外,要加快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优化生产布局和畜群结构,支持肉牛肉羊标准化养殖小区(场)等建设,切实保 证年度牛羊肉市场供给不减少,农民收入不减少。要加大科技兴牧力度,不断提高草原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严格执法监督,确 保草原各项政策规定落实到位。
示范引领,积极开展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同环保部门牵头组织各级各部门,将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的生态示范创 建作为农村环保工作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状况,改善提高了农村 环境质量。2003 以来,该县全面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等细胞工程创建。到 2010 年底,全县共创建成省级生态乡镇 3 个、生态村 6 个、生态园区 4 个、绿色学校 2 所;创建市级生态乡镇 13 个、生态村 17 个、绿色学校 15 所、绿色社区 4 个、绿 色家园 120 个,数量和质量都位居全市前列。
为进一步做好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工作,2011 年,大兴区将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三起来”工程建设,解决农民群众最 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其中,“让农村亮起来”工程建设,计划完成改造村内节能路灯 10000 余盏,继续做好已建农 村照明设施的维护与更新工作;“让农民暖起来”工程建设,计划新建太阳能公共浴室 7 座,对既有农民住房改造;“让农业 资源循环起来”工程建设,将对两气站点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工程,计划建设雨洪利用工程 3 处,粪污治理工程 22 处等。
新华社成都 5 月 7 日电(王平)沼气池在带给农户方便的同时,在使用管理中也有一定风险,如何减少对人民群众的生命 财产的损失,四川省绵竹市在汶川特大地震后的恢复重建中把农村户用沼气池综合保险全面推开,从 2008 年“5·12”地震后 到目前新建的 2.3 万口农村户用沼气池的综合保险实现全覆盖,农户每月缴纳 1 元钱便可保自己沼气池一年的平安。 在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中,四川省绵竹市的农房重建数量占四川全省灾后农房重建户数的十分之一左右。与之相应的农房 配套建设的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建设数量也在四川名列前茅。绵竹市农村能源局局长周力说,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沼气池建 设投资力度的逐渐加大,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建设已经进入大规模的推广阶段,沼气池建设数量的日益增多,给广大农民群众带 来好处和便利的同时,由于沼气池的建设、使用和管护有其特殊性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如果疏忽大意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 生,而这种事故往往是亲属式、家族式群死群伤,因为施救掉进池中的人,可能导致家庭中的青壮年劳动力的死亡,给整个家 庭及子女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灾难。 鉴于此,四川省绵竹市政府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把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综合保险全覆盖作为惠民工程和民生工程积极予以 倡导和推广,为百姓排忧解难。保险公司也积极创新思路,开拓新的险种。政府主动与保险公司合作,通过商业保险的形式, 为农村户用沼气池投保综合保险;绵竹市政府搭建平台,与保险公司合作,把单家独户不好办、办不好、办不了的事,通过镇 乡及镇乡沼气协会,集中组织农户自愿参与投保。镇乡对每户投保户专门建立管理资料和档案。 由于这个险种投保少(每户农村沼气池使用户每年向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缴纳 12 元保险费)便可有大的保障,该险种因经济 实惠而受到广大农村沼气池使用户的青睐。据悉,被保险人在投保用户的沼气池内进行清掏、换料作业、参与施救或者不慎掉 入沼气池后遭遇中毒、窒息以及发生沼气火灾、爆炸等意外伤害事故,而致使被保险人身故、残疾、医疗费用及沼气池财产损 失等保障功能。沼气池财产损失累计赔付限额为 1000 元,意外伤害医疗一次每人为 2 万元,意外残疾为每人 10 万元,意外伤 害身故为每人 10 万元,每口沼气池的致人伤残和身故的累计赔付限额为 30 万元。 据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德阳片区业务负责人王玲介绍,目前德阳市全市在汶川地震后新建的农村户用沼气池投保“农村户用 沼气池综合保险”的农户有 3 万户,绵竹占了德阳的 70%左右。绵竹市农村户用沼气池的综合保险实现了 100%的覆盖。在县级 市中,绵竹的农村户用沼气池的综合保险走在四川的前列,乃至全国的前列。这是绵竹市政府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新亮点之 一。目前,绵竹市农村沼气使用户一次性缴纳的 5 年共 60 元的沼气池综合保险保费。 与此同时,绵竹市农村能源局在沼气池的建设中通过施工单位和镇乡沼气协会对每口池子缴纳 2 元保费,还为建池的技术 人员购买了建池保险,从而使农村沼气池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保险实现了全程、全员覆盖。
别看这小小的秸秆不起眼,在发展循环农业中发挥的作用可不小。秸秆变肥料,大兴区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实 现了“农作物资源→秸秆→还田”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变饲料,把畜牧养殖与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有机结 合起来,发展规模化养殖,实现了“农作物秸秆→青贮→规模化养殖”的循环利用。秸秆变基料,实现“农作物秸秆→基料→ 生产食用菌”的循环利用。秸秆变能源,围绕解决一家一户的生活用能和改善人居环境,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实现“秸秆→ 沼气发酵原料→沼气池→产沼气用于炊事用能”的循环利用。
项目带动,深入实施农村污染防治 。该县划定了畜禽禁止养殖区和适度养殖区,规范了全县畜禽养殖范围。2010 年,全县 累计建成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 130 个。全县已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限期治理项目 8 个,各级财政补助专项资金 300 余万元, 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大型沼气池化粪池人工湿地污泥干化处理”模式对养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现达标排放或用作农业灌 溉,基本实现了畜禽养殖污染“零排放”。全县大力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项目和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与推广,精心打造 现代生态农业园区,促进生态农业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初步建成了 110 多个有较高水平的现 代生态农业园区,其中生态养殖型园区 50 多个,生态果蔬种植园区 20 多个,生态休闲观光型园区 30 多个,建成省级现代生态 农业园区 6 个。
“以前烧火做饭烟熏火燎,现在管道直接把气送到我家的灶台边,烧水做饭就跟城里一个样儿,厨房也比原来干净多了。” 留民营村村民老张边操作边高兴地对记者说。如今,像老张一样,越来越多的农民做饭告别烧柴、烧煤球,沼气、秸秆气联供 工程的实施让他们享受到了城里的舒适。这些农民和城里人一样,先到沼气站买气,回到家里往沼气表上一刷就可以打火做饭, 告别了烧煤做饭饱受烟熏火燎的日子,享受干净、卫生的清洁能源。
记者了解到,将沼液引入有机农业种植体系,不但可以资源化利用沼液,达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防止因为沼液排放造成 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有效解决有机农业追肥难题,提高有机蔬菜种植中水分、养分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有机蔬菜的 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研究证明,沼液稀释 15 倍以上,才能够保证蔬菜作物的种子发芽率。沼液中含有较高的速效养分, 与化肥具有同等的养分供应能力。此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3 项,分别为一种有机农作物的种植方法,一种 沼液滴灌施肥系统,沼液沉淀、曝气、过滤、配比、增加水溶氧施肥设备。留民营的有机园区实现了沼液滴灌,不仅减少环境 污染还大大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近年来,平昌县以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生态平昌”的定位和长远目标,积极 按照“城乡一体、环保统筹、科学发展”的原则,扎实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城乡统筹,强化农村环保工作责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必须紧紧围绕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坚持用发展和改革 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超前眼光,立足科学发展,着力拼抢项目,增大投 资,着力夯实基础,壮大产业,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全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平昌。认真落实《平昌生态县建设规划》,把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农村生活污染和水环境综合治理 等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工作目标,并具体分解到县级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定期专题研究、定期督察检查、定量目标考核。坚 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推进原则,建立环保工作“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一岗双责、环保统一 监督、社会广泛参与”的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上下相互协调、部门密切配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体系,形成环保工作 合力。
沼气和秸秆气的推广利用,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节约了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记者了解到,留民营村和北京市 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共同承担的“留民营有机农业示范区沼液滴灌技术与示范”项目已完成,该项目通过灌溉设 施对有机园区的蔬菜进行灌溉施肥,实现沼液的资源化利用并解决有机农业的追肥难问题。
标本兼治,快速推进农村环境质量改善 。按照标本兼治的理念,该县点线结合、整体推进,坚持强有力保护、建设、治理, 实现了全县农村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提高。一是科学编制环保规划。组织相关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平昌县“十二 五”生活垃圾处理规划》,对“十二五”期间全县生活垃圾产生量和处理量进行了预测。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 原则,按照“户收集、村转运、镇乡处理”和“卫生填埋”的基本方式,到 2015 年全县建成 20 个垃圾填埋场,实现生活垃圾 处理全覆盖。二是加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全县依法划定 43 个乡镇和 16 个社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置了 保护区标志牌、桩;依法取缔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进一步加大了二级保护区内排污口限期治理力度,确 保了全县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达到国家饮用水源标准。全面开展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工作, 启动了饮用水保护信息系统建设,全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逐年上升,确保了全县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三是快 速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进一步完善县城污水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分年度加快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白衣、荔 枝、土兴坦溪等乡镇场镇已按规划要求建成 8 座乡镇污水处理站。针对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问题,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农 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小型生化处理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新华社北京 5 月 5 日电(记者 赖臻)记者 5 日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北京市近五年的农业用水总量持续下降,与此同时, 用水效率大幅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 2005 年的 0.65 提高到现在的 0.6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 40%,接近发 达国家水平。 据了解,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指在一次灌水期间被农作物利用的净水量与水源渠首处总引进水量的比值,是衡量灌 区从水源引水到田间作物吸收利用水的过程中灌溉水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 系数为 0.5,黄河流域部分地区可达 0.6,而发达国家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 0.7 到 0.8。 北京市水务局透露,北京市农业用水总量近五年来持续下降,由 2006 年的 12.8 亿立方米下降到 2010 年的 11.6 亿立方米; 农业用水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农业用新水量由 2006 年的 10.8 亿立方米下降到 8.6 亿立方米,年利用再生水达到 3 亿立方米;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 2005 年的 0.65 提高到 0.6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 40%。 据介绍,近年来,北京市在农业节水方面围绕都市型农业布局,以设施农业、精品果园和基本农田为重点,大力推进高效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田间节水工程中设施农业以微灌为主,精品果园以小管出流、滴灌为主,规模 基本农田中两茬平播以喷灌为主、露地菜以管灌为主。 在加大工程建设的同时,北京市还大力推广农艺措施,提高节水效益,主要采取深耕和平整土地、秸秆还田、免耕覆盖、 抗旱保水技术、测土平衡施肥、选用节水抗旱品种技术、田面雨洪利用等措施,完成非工程措施面积 100 万亩。 同时,北京市还不断深化完善基层水务管理制度,建立了 114 个流域水务站和 3896 个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聘任 10800 名 农村管水员,初步形成“市水务局━区县水务局━基层水务站━农民用水者协会和农民管水员”的四级水务管理体制,解决了 基层水务管理末端缺位问题,农民节水意识显著提高。北京市农用机井实行装表计量、月统月报制度,建立总量控制、定额管 理、以量计征的管理机制。 此外,在加大工程及管理建设中也充分利用首都科技优势,围绕农业节水,因地制宜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提 高节水科技含量,确保节水工程发挥应有效益。水务部门制定了《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程》等具体规范和规程,推动 了农业节水向高标准、高科技、高效益方向发展生态新闻,为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节水发展奠定了基础。fun88乐天堂fun88乐天堂fun88乐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