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生态环境领域法规与标准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和全省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投入、流域生态补偿开展情况
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生态环境厅2022年第1次新闻发布会。
2021年,省生态环境厅新闻发布工作得到了新闻界各位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全年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省级生态环保督察等主题,共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13场次,其中组织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6场次,召开厅例行新闻发布会7场次;14个市州每季度召开1次新闻发布会,共召开58场次,主动通报重点工作成效,回应社会关切热点,放大全省生态环境保护主流声音。再次,我们深表感谢!省生态环境厅党组高度重视新闻发布工作,2022年计划每月组织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定期向社会各界通报全省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成效、回应社会关切,希望得到大家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
今天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到省生态环境厅法规与标准处处长马力和财务审计处处长袁艺,为大家介绍全省生态环境领域法规与标准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和全省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投入、流域生态补偿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甘、省市10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的到来。
马 力: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感谢各位对生态环境领域法规与标准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是通报全省生态环境领域法规与标准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fun88乐天堂。
近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始终坚决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和习法治思想,以加快推进地方立法为立足点,以加强依法行政为着力点,以规范标准制订为关键点,大力推进“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重点改革任务,积极推动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和标准支撑。
2021年,我厅紧密结合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积极配合省人大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立法修法工作,先后完成两部地方法规起草上报工作。其中,《甘肃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甘肃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分别于2021年3月31日和11月26日,由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二十七会议审议通过并公布。
《甘肃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旨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土壤污染和保障公众健康,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甘肃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重点突出了水气治原则,加强省内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细化工矿企业拆除活动有关管理规定,明确两项禁止环境行为,石油勘探开发过程土壤污染预防要求,废弃物再生利用行业土壤污染预防要求,环境应急事故处置中土壤污染防治相关工作要求,盐碱地防治相关内容,对名特优农产品、特色中药材产地土壤环境的保护,严格建设用地强制性调查评估制度,暂不开发利用或者现阶段不具备修复条件的污染地块管控措施等12方面特色亮点。
《甘肃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旨在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fun88乐天堂,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甘肃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中重点突出了解决固体废物堆存污染突出问题,强化固体废物全过程监管,推进垃圾分类和处置,倡导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对未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作出预判和防范等5方面特色和亮点。
环境保护标准是数字化的环保法规,是国家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着判定依据、行为规范和技术方法等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也是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工艺技术提升的动力。2021年,我厅不断加大标准工作力度生态新闻,一是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兰州大学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兰州大学科研力量,整合省内各方资源,我省成立了生态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届标委会聘请省内相关领域27名专家任职委员,并由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担任主任委员。二是围绕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功能管护、碳排放管理等方面,向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兰州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及甘肃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和有关单位征集《水中菌落总数复合酶底物检测方法》《环境空气颗粒物测定便携式β射线法》《土壤和沉积物 草甘膦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规范》《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技术指南》《甘肃省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技术指南》等各类标准项目25个,同比增长39%;联合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实施《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技术规范》《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命名和信息编码规范》等5个地方标准。标准制定实施后,为提高环境质量现场监测速度和精度,支撑环境执法监管和相关调查研究;有效落实国家和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有关任务要求;规范生态修复措施,推进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强化碳排放评价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等,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围绕健全依法行政机制、依法化解矛盾纠纷、落实行政权力监督职能等方面,积极开展法务工作。一是推进厅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的法治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根据省政府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及时编制印发《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和管理办法》,在起草、公平性竞争审核、合法性审查以及落实“放管服”改革举措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结合厅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细化。在厅综合办公系统中,增设规范性文件办理选项,优化文件分类、登记、编号及审查程序。组织开展年度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厅系统现存41份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对27项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文件予以废止。二是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协助开展环境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方面的支撑作用,强化复议工作分析研判,切实加大对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纠错力度,印发《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复议为民促和谐”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认真梳理排查厅系统需要化解的案件清单,集中力量对具体个案开展化解,开展“以案释法”典型案例分析,加强与行政诉讼等争议解决机制的衔接配合。2021年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9件,作为共同被告的应诉案件1件。均在法定时限内出具行政复议决定,及时依法纠正基层行政行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今年内无行政复议引发的行政诉讼。三是积极提供法律支撑,做好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实时答复基层行政执法工作中法律适用、程序履行、实体执法等面临的困难和疑惑,有效提供法律支撑。切实履行好行政执法监督职能,联合执法局大力整治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文明不透明等问题,确保依法行政得到全面落实。
省生态环境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责任担当fun88乐天堂,进一步聚焦营商环境建设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提质效、持续用力优服务、凝聚合力破难题,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先后印发实施《甘肃省生态环境厅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年工作方案》和自查自评工作、专项自查整治措施等配套文件4份,持续推进审批事项简化手续、精简材料、压缩流程。截至目前,共梳理政务服务事项28项,细化拆分业务65项,组织市县生态环境部门编制完成实施清单1430余条,所有事项均纳入省政府政务服务网推进“一网通办”,事项办理平均跑动次数、平均材料数量缩减均超过省级平均水平,承诺时限压减率达到40%以上。
去年以来,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设,开展赔偿案例实践。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对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成立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的通知》,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常务副省长、分管副省长任副主任,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明确将“统筹协调全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和推进工作”纳入委员会主要职责之一。各市州相应调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协调议事机构,为高位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二是强化调度推进。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实行清单式管理,主动从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指出问题,国家黄河警示片和省级生态环境问题警示片反映问题中梳理涉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线索,形成了《甘肃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清单(第二批)》,并印发相关省直部门和市州,对纳入清单的案件重点指导和督办。2021年,共计转送赔偿案件线条,逐一组织核查生态环境损害情况,及时通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进展报送系统”报送进展,认真开展省级网上审核,督促符合赔偿启动条件的及时启动索赔工作。各市州结合省级下发线索和日常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工作,摸排新增线条。三是强化案例指导。积极与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协商,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甄别和案例实践调研工作方案》,组织专家和律师团队赴6个市州,通过资料查阅、现场踏勘、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实践,重点帮助各地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甄别核实中认定难、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同时,对同类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发挥已实践案例示范作用,推动各地尽快形成案例实践。甘南藏族自治州3家公司矿产开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入选第二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典型案例,并被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四是强化评估引领。省深改委办委托兰州大学作为第三方评估组,就《甘肃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评估组综合使用问卷调研、专家访谈、网络数据采集等方法,走访12个省直部门,全覆盖各市州,收集政府、企业和公众调研问卷共4664份。全面总结了甘肃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经验、特色、存在的5方面问题和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进一步深化赔偿改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截至去年底,各市州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实践13起,5起已办结,涉案金额约5050万元,已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额约2849万元。一些违法企业得到惩处,一些污染破坏环境点得到修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以上是法规标准建设方面的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以下六方面的工作:一是将继续坚持立改废释并举,进一步完善生态环保领域的地方法规规章体系。二是继续加大地方生态环境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力度,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标准方面的支撑。三是对生态环境系统履行法定职责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健全生态环境监督体系,提升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效能。四是继续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推动加快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磋商和诉讼,切实保障公众的生态环境权益。五是推进实施环保信用评价,进一步发挥环境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六是依托省大数据平台,建设全省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并与国家系统对接;同时,细化印发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谢谢大家!
袁 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感谢各位对生态环境财务审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全省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投入和流域生态补偿开展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端之年,也是深入打好染防治攻坚战的起始年,经过积极努力争取中央省级专项资金,2021年累计下达生态环境专项资金22.11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3.85亿元用于省本级,18.26亿元转移支付市州,约占专项资金总额的83%。
一是中央专项资金情况。2021年国家下达我省中央生态环境专项资金16.21亿元,约为2020年的3倍。包括大气污染防治资金7.75亿元,水污染防治资金7.17亿元,土壤污染防治资金0.69亿元,农村环境整治资金0.60亿元。其中15.31亿元转移支付市州。具体是:
大气污染防治资金下达两批,包括56000万元专项用于兰州市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其他资金用于支持12个市州及兰州新区的34个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和机动车环境监管能力提升项目。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国家在分配第二批大气治理资金时,在初始分配数的基础上,根据2021年第一批资金项目落实情况增加了我省1200万元,根据审计情况增加了1600万元。
水污染防治资金下达两批,第一批53800万元用于10个市州23个水污染防治项目和2个省本级地下水污染防治项目;第二批17900万元,国家在初始分配数的基础上,根据日常管理情况增加5500万元,用于支持8个市州的15个水污染防治项目。
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分两批下达,第一批5106万元用于支持3个市州的12个土壤污染防治项目;第二批1809万元用于支持2个市州的4个土壤污染防治项目。
农村环境整治资金5969万元,国家在初始分配数的基础上,根据审计情况增加我省22.1万元,根据绩效考核情况增加142.7万元,根据支持贫困县资金情况增加2150.53万元。按照财政部等11部门《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和省财政厅等12部门印发的《甘肃省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切块下达12个市州的51个县区,用于统筹推进辖区内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
二是省级专项资金情况。2021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各项工作,在全省各部门“过紧日子”的背景下,仍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保障生态环保投入,专项资金不降反升。在2020年原有部门预算基础上,增加1500万元,达到5.9亿元,比2020年增长约3%。
按照年度工作计划,我厅会同省财政厅分批次完成省级专项资金下达任务。依据《甘肃省生态环境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将2.95亿元转移支付市州,2.95亿元用于保障省本级。转移市州方面,1390万元用于我省西北诸河、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1450万元用于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保护,1250万元用于应急能力建设,549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整治项目(与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同样属于涉农整合使用资金),6000万元用于污染防治攻坚专项奖补资金,1650万元用于黑河石羊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奖励,766万元用于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综合试点,1500万元用于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奖补资金,1000万元联合省工信厅下达用于煤炭配送体系建设奖补项目。省本级方面,主要保障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专项工作。
三是市州财政投入情况。根据调度统计,2021年市、县生态环保专项资金累计投入14.02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2.24亿元,较2020年减少13.1%;县级财政投入资金11.78亿元,较2020年降低20.7%。
总体来看,2021年度各级财政环保专项资金投入超过36个亿,较去年涨幅25.4%。这些资金的投入,为打赢打好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环境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2022年,我厅将继续加大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支持,拓宽融资渠道,为推进新时代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驾护航。
一是有序推进黑河石羊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坚决扛牢水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全面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总体要求,以巩固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深入推进黑河石羊河等流域综合治理,积极实施美丽河湖建设,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通过流域补偿试点,2021年西北诸河流域国控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黑河、石羊河7个考核断面水质达到目标值,6个断面主要污染物比上年有所下降,实现了水质持续稳定向好的目标。石羊河入围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推荐名单,为全省加快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和样板参考。2021年下达奖补资金1650万元,累计下达奖补资金5150万元。
二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入贯彻习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通过逐步建立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黄河甘肃段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省财政厅会同我厅、省水利厅、省林草局印发《推进黄河流域甘肃段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方案》,按照“保护责任共担、流域环境共治、生态效益共享”的思路,鼓励干流所在市州先行开展黄河流域补偿试点,预拨兰州、白银、临夏3个市州1500万元奖补资金。同时依托环保专家委员会专家智库,对黄河干流4市州开展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调研,为有序推进工作、提升能力和水平提供了科学决策和依据。
三是积极推进省级生态补偿工作,加强与相邻省份沟通衔接,省政府与四川省政府经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和反复协商,2021年3月,与四川省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黄河流域(四川-甘肃段)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两省按照1:1的比例共同出资1亿元设立黄河流域川甘横向生态补偿资金,专项用于流域内污染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环保能力建设等。
四是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制定印发《甘肃省关于落实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进一步落实部门责任,谋实方案、细化任务。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联合省财政厅等部门,有序推进生态补偿相关工作。谢谢大家。
中新社记者:马处长您好,刚才您介绍了全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有关工作情况,请问省生态环境厅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方面有哪些经验做法,下一步工作打算是什么?
马 力: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关心。我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部署下,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甘肃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各司其职,共同推进,主要的做法有:
一是及时开展实施效果评估。以“2020年甘肃省全面深化改革评估项目”的评估要求为基础,结合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的具体内容,围绕政策设计、保障措施、fun88乐天堂实施效果3个方面,采取赋值法建立3级评估指标体系,总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基本情况。通过对评估指标体系得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总体情况和工作特色做法,准确查找了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得出评估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明确了下步工作推进重点。
二是始终以案例实践为主线。鉴于各地在法律政策理解不一致、专业人员力量配备不到位等实际情况,省级层面根据掌握线索,选取工作任务较重的市州,主动到一线开展生态环境损害案件线索甄别,并进行现场核实,帮助解决法律和专业技术困难。同时,围绕案例筛选、调查启动、鉴定评估、赔偿磋商、赔偿诉讼、损害修复等方面,剖析较为成熟的案例实践,梳理汇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是积极推动损害赔偿衔接。针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反复磋商或推进办理无实质性进展的情况,围绕案件线索移送、损害赔偿磋商、公益诉讼衔接、生态修复监督等方面,主动与省检察院座谈,就发挥检察机关既支持依法依规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又依法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环节的法律监督,确保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拟准备做好以下3项工作,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实践。
一是持续强化督促问效,适时组织专家团队赴市州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线索甄别和案例实践工作督导,推动形成典型案例,争取赔偿案例在我省取得新进展。
二是制定出台《甘肃省生态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实施方案(试行)》,选择环境风险较高、环境污染事件较为集中的领域,将相关企业纳入应当投保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范围。探索金融服务环境市场治理路径,帮助企业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降低环境污染和违法风险,确保受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
三是联合省检察院印发实施关于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查公益诉讼工作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监督促进作用,集中解决一批磋商议而不决、决而不办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谢谢!
中国环境报记者:袁处长您好,您刚才介绍了去年的专项资金情况,请问2022年的资金情况有什么最新进展,会重点支持哪些方面呢?
袁艺:谢谢您的提问。2022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各项工作将全面推进。为保障全省生态环保工作顺利开展,经过积极努力争取,目前已提前下达中央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预算14.28亿元(水污染防治资金6.46亿元,大气污染防治资金7.82亿元),较去年增长了近1倍。省级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预算保持稳定增长,增加到5.95亿元,括转移支付预算2.23亿元和省本级预算3.72亿元,目前已按要求提前下达70%的转移支付预算1.57亿元,主要用于应急能力建设、污染防治攻坚和总量减排基础奖补、革命老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保护,以及农村环境整治等方面。
为帮助大家了解生态环境专项资金,我简单介绍一下2021年专项资金的主要支持方向。根据国家印发的中央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及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及我省管理细则,大气专项资金主要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大气环境治理和管理能力建设,细颗粒物(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等;水专项资金主要支持流城水污染治理,流城水生态保护修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监管能力建设等;土壤专项资金主要支持土壤污染状况监测、评估、调查,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土壤污染修复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先进技术推广,土壤污染防治管理改革创新,应对突发事件等;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主要支持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水源涵养等。专项资金也同时支持事权划分和支持责任改革方案中规定的其他事项。
目前我厅正在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完善我省针对中央环保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明确专项资金的投资使用方向。也希望借助大家的宣传,能吸引到更多更好的符合要求的生态环保项目。
省广电总台记者: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制度改革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事情,请介绍一下省生态环境厅在“放管服”制度改革方面采取的措施及下步工作打算?
马 力: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省生态环境厅“放管服”制度改革主要做法是:紧紧围绕助企纾困与绿色发展,积极开展生态环境领域涉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行政审批提速提效。具体措施:一是统筹部署,强化工作调度。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年为主线,统筹安排审批事项清理整治、“证照分离”改革、网上政务服务等各项工作,分解重点任务、落实目标责任、明确时限要求。同时,紧扣任务时序节点,开展日检查、周调度、月汇总、季分析,适时提请厅深入推进“放管服”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进一步优化审批,提高服务效能的措施,梳理存在的难点堵点,深挖问题根源,精准施策,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二是做好行政审批事项清理整治,打牢依法行政工作基础。将抓好行政审批事项清查整治作为我厅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紧盯法定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应放未放、放不到位,备案变审批等问题,全面开展自查整改,规范审批行为,逐个对账销号。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内容,及时更新事项审批法定依据,督促调整事项审批权限和行使层级,取消不适宜继续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推进审批目录规范化管理,编制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彻底解决政务服务事项底数不清的问题,为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筑牢工作基础。三是落实事项梳理任务,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充分发挥省级统筹指导作用,全覆盖、分批次、分层次严密组织开展生态环境领域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工作。依托省政府工作专班技术力量,集中人员、集中地点、集中时间,对事项分情形、分场景开展“最小颗粒化”梳理,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统一规范事项受理条件、承诺时限、申报材料、办理流程等要素信息,彻底解决同一事项在省市县办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按照“三减一优”原则,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为导向,进一步减少办事环节,压减办事时限,减少申报材料,厅系统政务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一是按照省政府《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实施方案》,切实落实相关事项取消、下放工作要求,做好市县承接保障,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开展日常监管,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二是优化审批程序,以“环评审批”为重点加快实施告知承诺制,深化与排污许可信息共享与应用。持续提高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根据政务服务网升级事项上线反馈情况,及时调整优化业务拆分、规范申报材料模板、更新编制实施清单。三是加快推进甘肃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完善污染源监管动态信息库、执法人员信息库、随机抽查信息系统,实现数据资源统一管理和集享,切实提高生态环境政务信息服务能力。谢谢!
袁艺:谢谢您的提问。加强监管是保证专项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始终高度重视资金监管工作,不断创新监管机制,逐步提升专项资金管理水平,形成了以制度建设、常态化调度、自查及现场抽查为主线的闭环管理模式,促进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逐步构建完善专项资金监管体系,得到了生态环境部的充分肯定。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印发专项资金项目监督管理办法、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规定,以及绩效管理办法等10余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及厅内部监管职责,对专项资金申报、fun88乐天堂分配拨付、项目储备、监督管理、绩效管理及责任追究等各层面进行严密规范。联合省财政厅制定印发了专项资金管理细则,与财政部甘肃监管局、省财政厅制定印发联合监管办法,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实现资金项目全过程管理,确保资金高效安全。
二是加强调度监管。每月对专项资金项目进行调度、汇总统计,每季度形成专题报告,每半年进行全省通报。调度制度的建立,对加快项目建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发现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调整纠偏。
三是加强监督检查。明确监督检查计划并严格组织实施,确保监督检查工作落到实处。从“十三五”开始,每年委托开展专项资金项目审计,审计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提出明确整改意见和要求,督促落实整改。同时,组织开展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切实推进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从2021年开始,对切块下达资金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加强资金监管力度。
今后,我厅将不断完善专项资金管理的方式方法,加大审计监管力度,创新监督手段,提升信息化水平,完善结果应用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保证财政资金规范使用,发挥最大效益。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全力支撑。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发布人!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春节即将来临,祝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任振鹤在参加省政协专题协商议政会时指出: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 更加自觉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图读懂 《甘肃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政策解读⑨——强化风险防控,确保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