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中国)电子官方网站

半岛体育电子 分类
湖南举行生态环境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fun88乐天堂发布日期:2022-10-25 浏览次数:

  fun88乐天堂fun88乐天堂9月1日,湖南举行生态环境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请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邓立佳,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覃佐彦,湖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黎军锋,湖南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林山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生态环境建设,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和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显著成效,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邓立佳先生,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覃佐彦先生,省水利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黎军锋先生,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林山先生。

  现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藉此机会向新闻界朋友们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表示衷心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习对湖南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关注关心,寄予殷切期望,作出系列指示,为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湖南生态环境保护也和全国一样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看今天,“朗朗乾坤,秋高气爽,海晏河清。看碧空如洗,玉盘倩影;东方既白,旭日初升。彩练轻飞,花枝舞动,大地昌明和气生”!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呢?

  一是坚持党对生态文明的全面领导,深学笃用习生态文明思想。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建设“生态强省”战略部署,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作出“建设全域美丽大花园”的决策部署,召开省委深改委会议、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生态新闻,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好“双碳”工作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大文件。省委将习生态文明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各级党校教育培训体系重要内容,习生态文明思想如春风化雨,深入人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巩固。全省以“一江一湖四水”为重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入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专项行动,全力开展长江“十年禁渔”,狠抓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扎实打好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下塞湖矮围整治、张家界小水电清理等环保硬仗,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绘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南新画卷。

  二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系统推进自然生态保护修复。部署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计划,以“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为主线,以“一湖一江四水”系统治理为重点,持续6年发起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开展长江保护修复、湘江保护和治理、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长株潭及传输通道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等一系列重大治污行动,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工程,冷水江锑煤矿区生态修复项目入选《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发布。大力推动矿业转型绿色发展,完成长江干流及湘江两岸545座、1911.52公顷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任务,建成绿色矿山335家,开展砂石土矿专项整治,全省砂石土矿减少72%,通过“减少数量、提升规模”保障砂石骨料供给。开展国土绿化,建设生态廊道,加强湿地保护。

  三是坚决扛起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责任,切实抓好历史遗留问题整改。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为重点,建立省委高位统筹推进机制,出台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实施办法,开展例行督察、日常督察、专项督察,压紧压实责任,强力推进长江岸线项目、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港口码头污染、洞庭湖非法采砂、长株潭绿心、废弃矿山、尾矿库、矿涌水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整改,建立健全整改验收销号机制和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坚决改、改彻底。2017年以来,3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4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交办我省的各项任务有力有序推进,督察整改工作得到中央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四是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集中力量整治“化工围江”、“化工围湖”,推动淘汰一批地条钢、小煤矿等过剩产能,发展新型战略产业,着力打造“三个高地”;建立“三线一单”管控措施,推动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优化用地结构和产业布局;开展船舶港口码头污染治理,打造长江黄金水道;推广一批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项目,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抓好绿色园区建设,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过去十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但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1%,完成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约束性目标,同时,“十三五”期间,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分别降低11.6%、17.1%、28.7%、18.8%,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指标任务。全省共创建国家绿色园区10家,创建国家绿色工厂100家,浓抹了产业链的“绿底色”,提高了绿色发展的“含金量”。

  五是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凸显绿色制度之美。建立全省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划定“三区三线”,筑牢“一江一湖三山四水”的生态空间,初步建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推进“四严四基”三年行动计划,坚决落实“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出台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规定、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等,首创总河长令,健全约谈、挂牌督办、区域限批、损害赔偿等制度。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成机构改革和省以下生态环境保护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加强法治建设,先后出台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以及湘江、洞庭湖、饮用水保护条例等一批地方性法规。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污水治理、垃圾整治、黑臭水体治理、气化湖南等六大重点工程;推动建立生态环境+电力大数据、生态环保督察等信息化监管平台,完善省市县三级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提高现代环境治理水平。

  六是坚持以提升环境质量为核心,人民群众获得感大大增强。我们坚持良好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进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湖湘水域“万船捕捞、竭泽而渔”的现象成为历史,涵养了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大美湖南自然生态;我们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通过提高全省地级城市饮用水达标率,推进矿涌水、尾矿库、含重废渣治理等,牢牢守护住群众“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安全;我们努力推进美丽湖南建设,“垃圾围城”、“垃圾下乡”问题得到总体解决,全省共建成163座县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9.45%,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17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4个fun88乐天堂,三湘四水的颜值更靓、气质更好,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我们努力提升环境质量,2021年全省森林覆盖率59.97%、湿地保护率70.54%、水土保持率86.08%、空气优良率91%、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7.3%,国考断面全部消除劣Ⅴ类水质,永州、张家界、怀化3个市位列全国水环境质量前30名,长江干流湖南段和湘资沅澧干流监测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洞庭湖上,一派麋鹿嬉戏、江豚腾跃的大湖气象;千里湘江,一江碧水,重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自然景象。

  各位朋友,这十年,生态环境改善是湖南社会经济最显著的变化之一,留下了“精准扶贫”之外又一曲可歌可泣的凯歌。回顾过去,我们更加深切感受到必须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牢牢守住环境质量这一底线,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展望未来,我们将始终牢记习“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为建设全域美丽幸福新湖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谢邓厅长的发布。接下来是记者提问时间,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请举手示意。

  当前,我省森林覆盖率等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绿色湖南、生态湖南已成为一张靓丽名片。那么,这十年来林业做了哪些重点工作,有哪些显著成效?

  习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十年来,湖南林业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行林长制,统筹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着力开展了国土绿化行动、森林城市建设行动、生态廊道建设行动,着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湿地保护修复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林业灾害防治工程等,为建设美丽湖南提供了绿色生态支撑。完成人工造林2930.9万亩、封山育林2630.9万亩、退化林修复1852.8万亩、森林抚育7464.6万亩、修复湿地145.1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由57.34%增至59.97%,森林蓄积量由4.29亿立方米增至6.41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84.2%提升到86.3%;湿地保护率由50.16%增至70.54%;全省有脊椎动物达1045种,维管束植物达6186种,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植物种数保护率达到82.9%;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控制在0.9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3.3以下。创建国际湿地城市1个、“国家森林城市”8个、“湖南省森林城市”14个,全省村庄绿化覆盖率达64.2%。

  同时,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十年来,新建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1个、自然保护区55个、风景名胜区11个、森林公园37个、湿地公园54个、地质公园12个、石漠公园15个、草原公园2个,全省共设立各类自然保护地582处,包括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等12个类型,总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1.27%。

  现在,放眼三湘大地,四时花香、万壑鸟鸣,绿色已成为湖南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和成效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规划引领,“一盘棋”推进。围绕“一江一湖三山四水”总体格局,将生态保护修复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湖南省“十四五”自然资源发展规划》,编制《湖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在全国第一个发布省级“十四五”生态修复规划,积极指导、持续推进市县规划编制。二是工程治理,“系统性”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保护、整体修复,2018年申报实施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总投资79.1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0亿元,省级资金19.62亿元;2019年争取中央资金2.56亿元实施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今年我省又成功申报了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和湘桂岩溶地资江沅江上游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总预算75.6亿元,其中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23亿元,省级配套资金7.85亿元。通过系列工程的实施,极大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生态布局,拓展生态空间,为加快构建长江经济带和我国中部生态屏障,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作出了湖南贡献。三是源头治理,“绿色化”转变。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矿业转型绿色发展,全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突出生态和安全两个关键,淘汰了一大批“散、小、乱、差、污”矿山,建成绿色矿山335家。砂石土矿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全省砂石土矿由3631个减少至983个,关闭退出矿山基本做到了矿权注销、设施拆除、生态修复“三到位”。四是扛稳职责,“一体化”整改。严格落实牵头督导责任,积极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工作任务,认真开展省级督导和现场核查,实现各类生态环境问题督导全覆盖,重点问题重点督办,确保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到位。

  十年来,湖南林业如何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发力,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生态惠民?

  十年来,湖南林业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和潜力,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全面推进生态惠民利民,有效增强了三湘群众的绿色获得感。

  不断提升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公益林补偿标准由平均5-10元/亩提高到平均15-18元/亩,天然商品林补助从零达到10-16元/亩。全省通过公益林和天然林补助资金共补偿林农165.7亿元,其中,公益林补偿132亿元、天然林补助33.7亿元。

  同时,大力发展油茶、竹木、生态旅游、林下经济、花木五大千亿产业,林业产业总产值从1884亿元增长到5405亿元,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油茶产业发展持续领跑全国,全省油茶林面积达2277.5万亩,茶油年产量41.4万吨,年产值688.1亿元,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湖南茶油”公用品牌获评“中国粮油十大影响力公共品牌”,形成了“世界油茶看中国、中国油茶看湖南”的发展格局;浏阳市油茶产业产值从8亿元增至47亿元,林农人均获得油茶收入3900元。打造了“桃江竹笋、绥宁竹木滑板”等5个“一县一特”竹木产品品牌,全省竹木产业产值达1298亿元;桃江县竹产业产值从34亿元增加到133亿元,林农人均获得竹产业收入4000元。举办了“洞庭湖国际观鸟节”“张家界森林保护节”“湖南生态旅游节”等节事活动,生态旅游年综合收入达980亿元。打造了“靖县茯苓”、“新化黄精”、“通道黑老虎”、“慈利杜仲”等一批林下经济品牌,全省林下经济产值达391亿元。提质“百里花木走廊”等产业带,建设花木示范基地,全省花木产业产值达630亿元。

  下阶段,湖南林业将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的嘱托,锐意创新,转型图强,为三湘人民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生态福祉,为建设全域美丽大花园贡献力量。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控制性因素。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大力实施“一湖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水利而言,我们强化“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构建防洪安全体系,“给洪水以出路”。我们聚集事关全省水安全的基础性、全局性问题,统筹推进洞庭湖治理、涔天河水库、犬木塘水库等重大项目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堤防为基础,水库、蓄滞洪区等为配套,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2020年,洞庭湖水位持续超警戒60多天,但各类水利工程经受住了考验,确保了“一江一湖四水”安澜。

  二是强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维护河湖自然形态。滚动编制“一河(湖)一策”,完成1301条河流和156个湖泊管理范围划定,176条河流岸线多个河湖“四乱”问题全面整改销号,清理整治“僵尸船”3193艘、“三无”船舶1118艘,拆除关停非法码头渡口654个,完成8877个排污口排查建档,排查整治碍洪突出问题364个。完成322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实现禁养区全面退养。

  三是积极实施修复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2021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强度持续“双下降”,水土保持率达到86.08%,水土流失面积较2011年减少2809平方公里;开展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推进绿色小水电示范创建,每年相当于节能减排603万吨标准煤,减少CO2排放1548万吨。近十年来,我省累计实施创建水利风景区44家,省级“水美湘村”22个,重点移民村美丽家园1508个。

  四是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建立河湖保护长效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五级河湖长体系,实现江河湖库全覆盖,首创并发布8道省总河长令。建立“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协作和洞庭湖联合执法机制,与湖北、重庆、江西fun88乐天堂、广西、贵州签订河湖管护合作协议,实现跨界河湖联防联控。2013年,我省启动实施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目前水质优良率已提高了10.6个百分点。2021年,出台《湖南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及一湖四水干流采砂规划,全面规范了河道采砂。

  通过不懈努力,我省河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效,湖南省河湖长制工作连续3年获得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湘江入围“全国最美家乡河”,浏阳河成功入选国家首批18条示范河湖;全省河湖面貌持续改善,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动画面初步呈现。

  发布词中提到,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那么,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呈现哪些特色和亮点?

  刚才的发布词对我省的特色和亮点有过介绍,概括说来,这十年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体现十个方面亮点:

  一是生态文明理念大提升。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得到有效树立和强化;二是全省各类企业自觉守法意识明显增强,违法排污显著降低;三是公众参与环保的意愿不断增强。

  二是生态环保格局大变化。通过在全国率先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强化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以及实施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和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省基本形成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的大环保工作格局。

  三是生态环境体制大调整。近年来,通过机构改革和垂直管理改革,实行对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实现了生态环境行政机构班子成员“双重”管理、督察职能统一上收、监测改革事权上收和环境执法力量下沉,形成了上下统一、运转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四是工作职能职责大转变。近年来通过改革,加强与发改、国土资源、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进行职能整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能从分头管理向统一监管转变,从业务部门向综合管理部门转变,从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从主要督企向主要督政转变,从依靠行政检查向综合执法转变。

  五是生态环境地位大提升。主要体现在“五个有其一”: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有其一,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有其一,在新发展理念中有其一,在三大攻坚战中有其一,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有其一。

  六是生态环境工作大推动。中央环保督察极大地推动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解决;连续六年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完成项目近6千多个,夏季攻势已经成为我省享誉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知名品牌;此外通过实施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全方位推动了我省生态环境工作。

  七是生态环境风险大降低。尤其以化解饮用水水源风险、化解矿山和尾矿库风险、化解工业园区风险三大领域的成效最为明显。完成长江干流及湘江两岸10公里范围内545座废弃露天矿山修复任务,全省143个产业园区开展园区环境整治,实现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覆盖、出水在线监测设施“全联网”。

  八是生态系统功能大恢复。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态修复成效显著;二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加强;洞庭湖越冬候鸟达28.8万只;三是生态文明创建成果丰硕,17个县(市)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4个县(市)荣获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九是生态环境能力大增强。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洞庭湖区域所有乡镇、湘资沅澧干流沿线建制镇以及全国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二是通过深入推进“四严四基”三年行动计划,生态环境基础能力得到夯实,环境保护督察、环境质量信息和环境执法信息化能力得到提升。

  十是生态环境质量大提升。之前在发布词中已经讲过的相关数据,印证了环境质量的改善是过去十年人民群众最突出的感受,蓝天白云已由“奢侈品”变为“日常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颜值更高、成色更足。可谓是:蓝天白云成常态,绿水青山随处见。尽管如此,在今年持续高温干旱背景下所凸显的环境问题提醒我们:要永远坚持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一仗接着一仗打,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精神,努力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好转。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会后可以继续采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