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蔬菜分“三六九等”,除了普通散装蔬菜,往往还有专门的有机蔬菜销售,它们大多都是以小包装为主,贴有“无公害”、“绿色”、“有机”的标签,价格更是高出普通蔬菜数倍甚至上十倍。
但最近有业内人士透露,这些“贵族”,其实只要花钱就能贴牌,其中有机蔬菜的合格率甚至不到一成。
近日,记者在山东济南的一家超市看到,普通散装西红柿售价每斤1.99元,而贴了“绿色”标签的某品牌西红柿售价每斤14.8元,而在电商平台上,某品牌有机西红柿网络销售价每斤25元,价格是普通西红柿的10多倍。
有机的标准要求最高,不仅生产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农药、化肥等,还对土壤、水质等周边种植环境有严格要求,被认为是纯天然、无污染、安全营养的食品,几乎成为健康的代名词。
根据农业部统计数据,自1990年启动绿色食品工程以来,目前,全国绿色食品企业已超过1万家,产品接近2.5万个,部分产品已占主要农产品总量的5%至8%。自2003年农业系统有机农产品认证启动以来半岛电子,全国认证企业接近1000家,产品接近4000个,且数量还在增加。
那么,贴着各种认证标签的蔬菜是否就是有机食品? 多位从事蔬菜生产经营的企业负责人说,货真价实的,能有一成就不错了。
记者了解到,有机证书的认证机构的有多家,如中绿华夏、五洲等。网上一些代理公司称,可以代办这些机构的证书,办理周期为半岛电子两个月到半年不等。 有代理公司业务员称,办理中绿华夏的有机认证需2.6万元,其他的2.8万元。
当被问到“用化肥、农药会不会无法通过审核”时,这名业务人员称,“检查的时候现场不要有这些东西,产品检测不出问题就可以了”。现场审核完后,被检验人要自己把样品邮寄到北京的一家实验室检测,缴纳检测费。 业务员提醒,尽量挑选没问题的产品邮寄到检测中心,一般都能顺利通过。
而按照相关规定,有机蔬菜的种植基地周边不能有垃圾场、化工厂等污染源。但这名业务人员说有机蔬菜,在村里种植的一般都可以,距离多远没有明确要求,最低要求是“看不见”,其他的都可以操作。
多名蔬菜生产商说,即使有了有机证书,产品也很难真正达到有机的品质。按照标准,用一次化肥农药就不能称为是有机。但是,技术人员不可能天天盯着合作社和农户,检验人员也不可能一天24小时在大棚里蹲守。“质量主要靠生产企业和农户自律。”一位生产商说。
目前,国内各种食品认证主要是基地认证而非产品认证,认证行业发育畸形。蔬菜的交易数量大、频次多,而生产主体组织化程度不高,规模小,监管起来困难很大。此外,认证机构设置门槛较低、认证行为缺乏监管等原因,导致一些认证机构不专业、不负责。认证审批后,限于人员和精力等原因,证后监督也不到位。
专家建议,公开认证企业的信息,接受政府和公众的监督;提高认证企业资质门槛,建立专业化队伍;在认证过程中引入第三方监督。 此外,企业要生产高品质农产品,就要建立生产、品牌维护、销售全程可追溯的封闭体系。
实际上,仅从外观和口感方面,一般消费者很难区别蔬菜到底是普通还是绿色、有机的。业内人士提醒,购买蔬菜时不要只看外观包装,还要仔细看标签上的内容,一些卖高价但并没有“绿色”“有机”标识的,肯定是仿冒的高端蔬菜。
绿色生态,一直是成都的“烫金”名片。如今的成都更是深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繁荣,才是真正的绿色发展”之道。
据农业部最新统计,全国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已超过5亿亩,为农药使用量连续两年实现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半岛电子。推进农科教企结合,加快研发绿色防控新产品、新技术,集成一批特色更明显、针对性更强、操作更简便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近日,“中科院-山东省绿色化工技术创新论坛暨院士专家科技行活动”在东营垦利区召开。目前中国科学院研发的甲醇制烯烃、催化干气制乙苯新技术等一批绿色化工科技成果已在当地落地转化。
新闻热线:法务部邮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情况反映热线:
现在的蔬菜分“三六九等”,除了普通散装蔬菜,往往还有专门的有机蔬菜销售,它们大多都是以小包装为主,贴有“无公害”、“绿色”、“有机”的标签,价格更是高出普通蔬菜数倍甚至上十倍。